大前研一 上班族20~50歲職涯規劃術
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47602&page=1

大前研一強調一個觀念:人生是連續不斷的過程。因此,你每個階段所採取的策略,都將大幅影響下個階段的表現。換句話說,唯有認真看待職涯中的每一段時間,年老後才能安然退場,擁有幸福的人生。


20幾歲時……你該拒絕「一個指令,一個動作」
成功經理人最大的共通點,就在於「不把自己視為一個上班族」,並且持續保有獨立思考的習慣
當主管指示你「去做」時,你是否曾停下腳步、仔細思考為何要做?或者,有沒有更有效率的做法?如果只一味想著完成上司的囑付,長久下來,可能演變為一個指令、一個動作的行動模式,甚至因此讓你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。


30幾歲時……你該全力以赴,遠離「魔之15年」
30幾歲,是最適合上班族全力以赴,一步步邁向成功的階段。
大前研一指出,無論待的是什麼樣的公司,在進入職場10年後,面對所有該學習的事物,不只是學會,更要完全精通、做到連自己都無法挑剔的程度為止。因為,這是上班族學習能力最強的黃金期,一旦過了這個階段,許多人就只能停留在原地了
「魔之15年」!這是大前研一自創的詞彙,泛指自認為已熟練各種能力、不打算繼續學習、也沒有離職意願的階段。通常在35歲左右發生,並持續到離開公司為止。


40幾歲時……你該多觀察前輩,訂出「工作外的人生目標」
想像自己的未來,不妨鎖定部門內一位令你「服氣」、年資又高於你10年左右的前輩,長期觀察他的職場生涯。
就他個人而言,由於自覺身為知識份子,理應有一份社會責任,因此在49歲時創立了市民運動組織「平成維新之會」,開啟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運動,並在3年後毅然辭去麥肯錫總經理一職,參選東京都知事。
即使最後的參選結果不甚理想,但是勇敢踏出第一步,去實踐工作以外的人生目標,始終是大前研一口中「不曾後悔的選擇」。


50幾歲時……你該勇敢“Reset”你的人生
在退休的前5~10年之間,上班族應該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一次總盤點。這個行動隱藏著兩層意義:回顧過去努力的成績、審視未來30年想要的生活。
「人生過得幸不幸福,才是這輩子是否成功的判斷基準,」
到了這個階段,一切都要從結果反推回來思考,什麼樣的事情令你幸福?此生有什麼重要目標還沒達到?

20~40歲為「目標衝刺期」,40~60歲為「退休準備期」,兩階段的重點任務各有不同:

目標衝刺期(20~40歲):

■ 多提出一些大膽創新的想法「驚豔」你的主管,千萬不要自我設限!

■ 多看新聞,適時捍衛自己的權益,也關心社會上的其他人都在做些什麼。

■ 培養出不可取代的專業能力。這是獲得晉升的基本條件,更關係到能否由工作中獲得成就感,形成正向循環。

退休準備期(40~60歲):

■ 寫出「上了年紀後想做的10件事」,其中要包含5件室內活動,這樣即使體力衰退,也能持續維持,到老都要保有個人興趣!

■ 盤點你職涯中最核心的一樣才華,持續加強它。萬一突然遭到調職或裁員,到下一間公司也能快速建立個人價值。

■ 挑選適當時機,將自己長年累積的實戰經驗傳承給後起之秀,逐步為公司培養新生代人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yi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